投幣,再來一局!
並不是所有金子在剛亮相時都會發光。
在這個問題上,江詩丹頓222最有發言權。它當年的原版銷路一直不溫不火,停產後的行情也真的算是親民,如果賣家們知道它在2022年被復刻前後會有這樣爆炸式的市場反響,或許都會捂一捂、標價擡一擡再出吧。
一塊表的走勢和人一樣,也看天時。大氣候到了某個程度,表的實力才能暢快揮灑。
今天我找來5塊早已停產、但值得復刻的運動表。它們普遍產量較少,所以其中不乏能讓人驚呼「這個品牌也做過這樣的東西?」的存在,同時又出於各種原因(比如二手品相差、和品牌今天的風格相差很大),讓我覺得在新時代重新給它們一次機會的話那就很有看點。
這些作品都有「豪華運動表」的意味,畢竟 222 和 Polo 79 陸續復活 ,該類型似乎是業界當紅炸子雞,偏偏推出這5塊表的4家品牌還未有同類的復刻作品推出,會不會就從它們入手殺進這片市場呢?這讓我浮想聯翩。
投幣,再來一局!
如果你在長輩的抽屜裏翻到了其中一塊,要不先捂一捂?萬一前腳出了,後腳品牌就真的復刻,會不會有點虧?
ROLEX
不少人有所耳聞的逸品,1530 雖然被一些拍賣會描述為尊達的手筆,但似乎勞力士從來沒有對此表過態。這並不能抹殺 1530 的意義,畢竟它是「大眾眼中最佳運動休閑表品牌」和「小眾豪華運動表」在歷史上的少數交集之一。
1530 的生產僅僅持續了兩年,大概製作了1500枚,因為在它推出之前,勞力士已經著手研發自產石英機芯,「石英危機」之下大格局的變化連勞力士也是感同身受的,切換賽道成了緊迫的事項。1530 的定位只是石英機芯推出前,繼續靠 Cal.1575 自動機芯過渡的作品。同時期它還有一個間金兄弟款 1630。
為後來的 Oysterquartz 系列準備的表殼、表鏈提前被勞力士用在了 1530 上,同時還搭載了品牌歷史上最初的藍寶石玻璃表鏡,和之前容易刮花的礦物玻璃說拜拜。看分鐘刻度環,其實就可以把它和 Oysterquartz 輕松區分開,1530 上這個位置是傾斜的,而且每個小時的夜光圓點也被放在了斜坡上面。無論什麽腕表上,我都很欣賞這種設計,它帶來的縱深感提供了更多維度的趣味性。
1530(左)和Oysterquartz(右)對比,盤面還是有區別的
機械機芯的 1530 只生產了兩年,而繼任者 Oysterquartz 雖然生命周期據說長達二十五年,但按這個跨度算下來,那在2002年也已經停止生產了——幾乎是在運動休閑表復興之前,算準了似的停下腳步。我覺得復刻 1530 其實不用在 Datejust 的基礎上做多大的調整,把一體式表鏈和傾斜的分鐘刻度環帶回來就已經足夠體現和蠔式恒動其它作品的差異性。如果有,這就是我的 Wishlist 上排名最靠前的勞力士了。
HEUER
充滿運動氣質的豪雅毫無意外地在1977年就推出了豪華運動表。和當時豪雅其他腕表的圓殼、方殼不同的是,Cortina 采用了八角形外殼搭配圓形表鏡的方案,再加上一體式表鏈,豪華運動表的風味滿滿。況且,這還是少數生來以計時碼表的姿態打天下的豪華運動表。
當年,Jack Heuer 先生想要推出一塊和意大利科爾蒂納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相得益彰的腕表,當地被稱為南阿爾卑斯的心臟,在扮演冬季滑雪運動中心的角色之余,上層名流也將其當作度假勝地。要抓住名流的心,有什麽比一塊豪華運動表更好的選擇呢?這就是它為什麽被命名為「Cordina「。
這塊腕表前後推出過三個版本,除了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表冠在左、右側是兩枚計時按鈕這樣豪雅一直都有的做法,其他方面每一塊都有非常關鍵的調整。黑色盤面的 110.233N,它的棒狀時標更符合運動休閑的立意,也提供了充分的空間讓它能夠填充夜光材料,並且指針上也沒有遺漏這一點。白色盤面的 110.233R 的時標則是羅馬數字的形式,盤面改用白色琺瑯工藝製作,這兩大調整讓它相對更為文雅。而最後一版 Cortina 510.513 幾乎完全改變了風格,或許是這個原因,所以 510.513 的後期作品上甚至已經找不到「Cortina」字樣了。
「Cortina「的故事現在依然可以在泰格豪雅的官網上找到,相信品牌也沒有忘了他們歷史上少數在豪華運動表領域的嘗試。考慮到近年泰格豪雅時常推出復刻表、限量款,要不幹脆就來一票大的?
積家 Master Mariner Chronometer 24000
不論是初代皇橡,亦或首套鸚鵡螺,它們的機芯都來自於積家的 Cal.920。積家作為很長時間內的瑞士高端製表「軍火庫」持續不斷地為各款名作提供著彈藥。但終究積家沒有放棄那個短暫的風口,為別人做嫁衣之余,他們也推出過自己的豪華運動表——Master Mariner Chronometer 24000。
在今天積家的產品序列裏已經消失的 Master Mariner,根據當年的廣告,它們是在1958年為了慶祝積家製表工坊落成125周年而推出。如名所示,其定位和今天的休閑運動表也基本一致——自動上鏈的易用性,防磁、防水、防塵、防震的全天侯適配是它們的共通點。而 Ref.24000 的推出則還是要等到1973年,緊挨著早一年問世的皇橡。
腕表最具特征的部分是盤面,這裏很好地利用了中央的十字——這是通過官方計時器認證的表款才有的修飾——以及兩種不同方向的斜紋,形成了豐滿的視覺效果,海軍藍的配色被修飾得異常別致。50年之後再看,我還是被這個盤面輕易說服了。
皇橡和鸚鵡螺的 Cal.920 從被積家自己拿去用過,24000用的是 Cal.906——有人說這是他們最後一塊進行官方計時器認證的機芯,此後的機芯換成了其它標準,比如今天的積家1000小時測試。它的打磨並不如 AP 的 Cal.2120 或 PP 的 Cal.28-255 那麽華麗,可這也給復刻版輕松超越原作提供了空間,不是麽。
ULYSSE NARDIN
20世紀60-70年代永遠是復刻腕表的靈感源泉,因為當時的業界就像戰國,各家除了在豪華運動表領域各自出招,另外還在「誰能拿出第一枚自動計時表」上明爭暗鬥、為「誰的振頻能壓倒眾人」而傾力出擊。雅典的「獨角獸」同時挑戰「豪華運動表」和「高振頻」兩個領域,由於產量並不多,今天想淘一枚品相上佳的當然小有難度,是不是該適時復活了呢?
現在很難找到這塊表的詳細資料,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它采用雅典的高振頻機芯 Cal.NB11QU,每小時36000次擺動之後可以持續運行40小時。這枚機芯以 ETA 2826 為基礎,經過了官方的計時器認證。有趣的是不論哪個年代,豪華運動表說巧不巧地都和」高振頻「無緣,哪怕和獨角獸基本同期的還有真力時這樣做高振頻手到擒來的品牌,但當時真力時類似風格的 Port-Royal 皇家港口腕表也沒有那麽高的振頻。獨角獸不光是造型獨特,內在也是同類中稀缺的風格。另外,Cal.NB11QU 機芯據信總共生產了1000枚,然後再被風格各異的表殼瓜分了份額,獨角獸的產量極大概率停留在了三位數。
這塊表如果復刻成黃金款,能夠徹底釋放它作為手鏈的裝飾性,但依然是我認為最不可能復刻的表款。今天的雅典已經把賽道確立在「古典優雅」和「科技前衛」兩條路線上,像獨角獸這樣非常」迎合「當代大趨勢的作品,反而是需要很大的膽識才能邁出的一步。這無關乎「能不能」,而是雅典早就揮別了這個階段,不太可能回頭了。
又是勞力士,又要關系到尊達本人到底有沒有參與的問題,和蠔式恒動1530相比,這款更有可能真的是尊達設計的。根據 Very Important Watches 刊載的2009年對尊達的采訪顯示,尊達承認確實為勞力士做過表,但只有一款,並且它依然存在於切利尼系列之中。
這塊表的命名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邁達斯國王(King Midas),他觸碰到的東西都會變成黃金,而造型的靈感取自於希臘帕特農神廟,如果你把腕表側放在桌上,就可以看到神廟的立柱支撐著尚且完好的屋頂,獨一份的建築感讓它哪怕一段線條都不改就直接復刻,也已經相當誘人。
表殼側面還有「KING MIDAS「的銘刻,正面看隱沒於表殼中的表冠這時就像個圖騰,整個側顏讓它像希臘黃金時代的文物。
King Midas 首發於1962年,當時還沒有豪華運動表的概念,換句話說,它可能比業界超前了近10年。它後續經歷了多次叠代,但從第二代 Ref.3580 開始,勞力士就逐漸讓它加入了切利尼系列,比如盤面6點的「Midas「字樣變成了」Cellini「,而70年代開始的黃金價格飆升也讓它身上的金料越來越纖薄,所以依然是初代 Ref.9630 最為經典。
通體黃金的豪華運動表復興,這不就最能刺激今天消費者的一劑腎上腺素麽。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張工
球迷、攝影票友。周六在街頭神出鬼沒
↓ ↓ ↓